我在51CTO学软考——21年11月我考高项一次过的经历和经验分享
wx5edcd7286a7f1
2021/12/22

一、前言

大家好我是软考高项14期学员,说起来我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,其实没有什么硬性的驱动力,我本身自己在一家大型央企单位上班,公司对于考证这些也没什么奖励,但是所在的城市可以申报人才,并且对于专家、职称的向往,我开始了我对这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准备,一开始也没有什么头绪,也是网上找了资源,然后是同学给我了一些,之后,我接触到了51学院,然后报班级开始学习。

image.png

由于我对于考试情况等都不是很清楚,所以前期老师给我们讲了响应的规则,什么时候考试,整个学习的过程,相关里程碑节点等,确定了相关的学习计划后,结合我自己的工作,我就开始踌躇满志,准备出发了。

当时看到一句话,在学习墙上,我也点赞了,虽然不知道自己要考多少时间,但是自己总有一天可以考出。

image.png

最终,我21年11月份这一次,侥幸通过了,分数是 51、50、54。基本和我用51估分工具估计的差不多。今年考得特别困难,好多地方因为疫情也没有允许参加考试,因此我觉得格外有幸。

image.png

二、准备历程

我是从6月份开始的,每天一个小时,跟着视频走,每天一边看视频一边记笔记,然后六月份到九月份,基本把所有的视频看完了,笔记本记了两本,从开始的基础知识时候的迷茫,到十大知识域的逐步找到感觉,到后来深度知识,又繁琐,到了计算题部分慢慢熬出来,到了十月份,十月份开始我准备论文,然后开始刷题,每天一张试卷(真题或者模拟题),写一篇论文。

每次真题做完之后,我习惯在一张白纸上记录相关的知识点,然后再从新默写一张白纸增加记忆,最后记录到笔记本当中去。由于工作加班因素,因此,我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学习,从十点半女朋友睡下之后开始学习,十二点半左右结束睡觉。有时候想想,也是挺难熬的,尤其是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不会有回报,但是放弃又不甘心的那种纠结感觉,我至今难忘。但是相信我,当你考出之后,你会觉得,无比的开心与欢快,你会感觉一切值得。

image.png

三、经验分享

下面我讲讲我一次过的一些小经验。

1)综合

1、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,考前一个月注重刷题,一定的题目积累还是很必要的,尤其是很多套路。我建议大家至少昨晚最近5年的真题。

2、 十大知识域的题目是有效的得分点,一定要认真学习概念,尤其是注重串联线、例如工作绩效数据、工作绩效信息、工作绩效报告等,通过串联线将各个知识区域串联。

3、 图形化思维,从这几年的考试来看,比较注重图形的理解,无论是21年下半年的计算题还是论文题目,都注重学以致用,工作图识别与理解,因此大家有空可以查查死记硬背的名词看看他到底长什么样。

image.png

2)案例分析

1、 案例分析中,计算题非常重要,45分中至少有20分左右是来自于计算题的,否则其他题目一般很难拿到高分。而且我觉得计算题只要多训练,还是可以拿满分的。勤能补拙。

2、 概念理解大于无效背诵,要背诵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,因此做好的办法还是理解,理解后背诵,注重一些名词就好了,例如撤退回避、缓和包容等。

3、 能多写点还是多写点,实在不会的写公式也有分数。

3)论文

1、 论文我是看了很多论文,也在51上多次刷了薛老师的课程,薛老师建议我们还是自己根据工作实际写一遍标题等,因此我在十一的时候,在家根据我自己工作实际,准备了开头和结尾,给阅卷老师一种和千篇一律范文不一样的感觉。

2、 勤写,用word打和真正用笔写,完全是两个感受,而且时间比较紧张,因此建议多用手写锻炼,我是最后一周每天写一篇。

3、 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,51的论文预测还是很准的,基本就确定在一模的两篇论文当中,好好准备一模二模的四篇论文基本够了,不需要花时间准备其他。每一段准备1234的论点即可,不需要全篇背诵范文,不然写出来比较干。

最后大家加油,祝大家明年考的都会,蒙的都对!!


继续阅读
©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及商用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
浏览2.6K
点赞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