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51CTO学软考——通过了软考高级:系统分析师~纪念~
mb5fdc05cb71d46
2021/07/14

今天软考可以查分了!!!75分满分,3科,每科目45及格。
上午选择题:47分
下午案例题:51分
论文题:48分

当当当当~ 顺利通过了系统分析师的考试,低分飘过。半年后发证,又多一证:)

付出了很多。

从2020年12月开始报名,报了51CTO,因为便宜……CTO大概3K多,希赛要5K多。
报名时候想有人给批改个论文是最重要的~当然要选个性价比高的啦~~
作为一个中年老母亲,工作忙,家里还有两个娃,不学习已经都没啥生活了,再加上要学习,简直是地狱一样的半年。
孩子睡着以后才能学习,用手机看视频眼睛看的都要瞎了,手机砸脸好几次,困。
是的,你可以玩游戏到后半夜,但是学习不行,生理上就睡着了。
所以我跟孩子商量,我一边学习一遍陪他睡觉,就黑灯看手机。这是最主要的学习时间。
那段时间陪孩子上课的时候我都在学习,不再是打王者荣耀了。
如果是上课,那么就一定要写作业,并且不管孩子在干嘛,自己要上完课写完作业才结束。

这个破考试,基本把上大学时候的课都再考一遍,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,啥啥都涵盖。
最无耻的还有一个新技术,那就没边儿了。考什么都不超纲。
作为一个学霸……(好吧,学霸都是相对的)
我在学习方面还是很努力和自觉地,录播直播一个也不能少。
其实在报班之前,我就已经看过一次公司给买的视频了,但是要知道,拿证还得靠报班,这是拿证的经验……
大部分报班是透题的,但是这个破软考并不是!!不过报了班,状态不一样,有动力。

关于复习经验呢……报班是辅助,主要看自己。基本上准备了半年。

录播视频看了两遍,对于复杂知识点是看了好几遍的,比如段页式的内存管理,比如关系模式的有损和无损分解。

在有道上记了各种笔记,好几轮。
第1篇电子和第1篇手写论文大概在提前3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,下手算早的。
做了6年的真题,4年是前期做的,后2年是考前给自己做模拟考试。
是的,模拟考试,请假一个礼拜,安排两天完完整整的带着手表做模拟考试。
很早就发现,选择题比较容易,于是只是保持每天做每日一练,大概后来就开始只背案例和准备论文了。
案例题,通过看书总结问题和答案,自己给自己出题;通过整理历年真案例的理论题,拿来背,最后一个多月每天坐班车上背书。
论文手写了五六篇,素材准备了十几篇。素材,就是我要写一个题目,写三段,每段都写什么。
临近考试一个月开始调整生物钟,每天中午都不睡觉。
最后请假7天在家复习,模拟考试。感觉有点强弩之末……已经使不上劲了~

对于考试现场呢,我发现我们考场好多同事,都是公司所迫啊!
传说中的考试到最后没剩下几个人的事情并没有发生,大家都坚持到了最后。
上午的题,分明非常紧张!一点也不是说要有1小时空闲酱紫。而且超级难,都是书上的概念……这么大岁数了真记不清。
不过索性4选1,可以瞎蒙啊~
下午案例题,秉承着我的复习经验,就选有选择题的,对的概率大。
然后案例考了一些基础知识,继承多态啥的,好歹我也是编过程序,另外大学时候也是拿奖学金的,多少记得一些。
论文题基本就是考了我当初准备的一篇手写过的论文,再写一遍而已,时间非常充裕……可能是我论文准备的非常充分吧。
考完试以后,觉得不是十分有把握通过。但是呢,我一直都鼓励自己,肯定能过的。
因为我很努力了,老公说,如果我这么努力还不过就没天理了,通过率是20%,又不是2%。
我也这么想。如果我这么努力还不过,那么我也不用再考了,也过不了了……
是啊,我也不聪明,只是很努力而已。我不会过目不忘,只是背很多次而已。

真的是太累了,这是继高考以来,准备得最累的一次考证。临考前一个月,左边眼睛充血严重,估计是累的。考完试例行发烧。
第二累的是考RHCE,好几个礼拜周末两天现场上课,考完试也是发烧。


总之,有了这个证可以作为工作的一个辅助吧。确实,在学习过程中,知识体系再次牢固和丰富了。
考过了就是很开心~ 开心~ 纪念~

继续阅读
©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及商用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
浏览1.7K
点赞1